考点1.文言断句与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解读】
古文一般没有句读,为文言文断句就是在阅读时将句子按节奏分割,使之便于阅读和理解。例如《咏雪》一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只有正确停顿,才能明白句子的意思:谢道韫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如果断句有误,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这类题一般的提问方式是:(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技巧】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一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二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三要重视内容,断句完成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划分原则 | 方法及示例 | |
理解文意 | 通读全文,明白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 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 |
借助标志词 | 找动词 |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形容词),以动 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
找名词 (或代词) | 名词、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再确定停顿的位置。 | |
明对话 | 文言文中对话、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 名,以后就省略主语只出现“曰”。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 | |
看虚词 | 句首发语词 | 善哉”“夫”“盖”“其”“然”“则”“然则”“岂”“安”“既”“既而”“故”“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等词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前面一般都要断开。 |
句尾语气词 | “者”“也”“欤”“哉”“乎”“耳”“焉”“耶”“矣”等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以在其后断开。 | |
疑问语气词 | “何”“胡”“安”“曷”“奚”“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 |
其它词语 | 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前后一般不断句。如果“而”字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完整或较长的句子时,“而”字前面就应该断开。 | |
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 |
借助修辞断句 |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以四六句居多。 如顶真句“子又生孙 / 孙又生子 / 子又有子 / 子又有孙”;如对偶句“若夫 / 日出而 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
考点2:理解文言实词
【考点解读】
实词,即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有些实词还会随着具体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实词增加了难度。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重点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其他重点文言实词。这类题一般的提问方式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题技巧】
1.组词推断法。文言文大都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大都是双音节词。解释文言实词,最常用的就是组词法,即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
例如: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唐朝人尚且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尚”可以组词为“崇尚、尚且、高尚”等,代入其中,“尚且”最恰当。
2.字音推断法。采用“同音代替”的办法来翻译。
例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
解析:根据语境,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有”连接整数与零数,由此判断“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据形索义法。根据汉字的形旁判断汉字的意思。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解析:形旁从“”的字,本义大都与心情有关;“显”意为“热、暖”。“心”与“显”联合起来表示“心里燥热”。本义:心燥,不冷静。引申义:愤怒,生气。据此可知,“愠”在句中的意思是“生气,恼怒”。
4.成语推断法。根据成语中该字的意思推知该字在句中的意思。
例如:与人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解析:句中的“期”可借助成语“不期而遇”来理解,不难推断意思是“约定”。
5.语境推断法。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推断。此法多用于解释有多个义项的词语。
例如: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解析:句中“故”为多义词,有“所以”“旧知识”“缘故”等意思,结合语境,这一句中的“故”应为“旧知识”。
6.语法推断法。根据该实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其意义。
例如: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解析:句中的“传”为主语,故可推断此处“传”为动词活用作名词,因此“传”应解释为“传授的知识”。
7.结构分斤法。根据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判断。
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解析:这一句前后句式对称,可借助后句判断前一句相关词语的意思。即由“暮,傍晚”可推知“旦”的意思是“早晨”。
8.教材迁移法。课外语段中的实词,可以联系教材中出现的义项,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
例如:齐人有好猎者。(《吕氏春秋·贵当》)
解析:句中的“好”,可联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中的“好,喜爱,爱好”来判断。
考点3:翻译文言文句子
【考点解读】
文句翻译主要考查能运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考查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翻译题,有时不仅考查对句子的翻译,也考查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答题技巧】
方法 | 解说 |
留 | 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可照抄不译。 |
补 | 补写出句中的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流畅。补充部分一般加小括号。例如:“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一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写出来。 |
删 |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等作用。对于这些 虚词,翻译时可删去不译。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可删去不译。 |
换 | 一是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例如:“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修”,现在指“长”,句中指身高。 |
调 | 将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以下几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例如:“何陋之有”为宾语前置句,翻译时应先改为常规语序“有何陋”。 |
考点4:文意理解、归纳与概括
【考点解读】
文意理解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一般以选择题或问答题的形式考查。选择题考查的知识面更广,能力点也相对较多,综合性强;而简答题考查的理解点相对单一,或针对全篇,或理解局部。
提取概括主要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或局部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一般为问答题,间或会以填空形式出现。
【答题技巧】
角度 | 方法 |
概括内容 | ①定位:针对题干中涉及的内容细读相应句段,理解文章内容。 ②提炼:摘取原文表述,提取关键词句。 ③概括:归纳概括要点信息,确定答案。 |
提炼主旨 | ①全面阅读,把握文章内容。 ②探究相关语段,筛选有用信息。 ③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主旨。关键词句可为表议论的判断句,或者表总结的关键词。 |
分析人物 | ①看标题,有些标题直接点出了人物特点。②看事例,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 ③看细节描写,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内容分析人物。④看他人评价,从他人评价性的句子中分析人物。 |
谈启示感悟 | 既要发掘出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又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谈。 ①紧扣问题,挖掘原文。 ②剖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③注意答题层次。先回答“我得到……启示”“我认为……”等,再写出感受或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