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教育部考试院: 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就问题的“多与少”“浅与深”“得与失”“真与假”进行思考和写作。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并不是简单让学生作“是”与“否”的判断,而是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对社会的观察,在认真思考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试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 褚树荣(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新课标I卷以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拟题材料,抓住人与科技的关系来拟题。这在近四年30余个高考作文题目中,不算出人意料。 当然,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之关系,是关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命题,它对于人类智慧的考验、价值的挑战和理性的启迪非常迫切,愈加深刻。可见,新课标I卷切准了人类当下问题和未来前景,价值导向很好。 该题要求考生思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使得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快得到答案,但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作文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你回答得集中、深刻、有条理、能辩证,作文就能扣题,得高分。这是属于直陈式的话题作文,无需你引申发挥。只要你就事论事、就题论题、有问能答就可以。 审题时,“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是个关键句。句中两个“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是不一样的。“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通过科技得到答案,那么,这些答案是固定的,唯一的,有限的,过去的,个体性的;“我们的问题”是活的,没有标准答案的,是具有无限可能的,是今天尚未出现的,是社会整体性的,是关于人类终极命运的。也许人类存在多久,问题就有多久,宇宙有多浩瀚,问题就有多少。芝诺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所以,正确的判断是,科技的发展,使很多问题有了答案,但不意味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而是相反。当然,你把问题局限于那些能够穷尽的知识,说科技打开了认知的“黑箱”,生命的真相、宇宙的奥秘越来敞亮,人类的认知迷雾也越来越少了,也无不可。 【参考立意】 (1)人工智能,便利与牺牲的天平。 (2)警惕科技的另一面。 (3)面对新科技,会用还会弃用。 (4)既要得之东隅,又不能失之桑榆。 【作文提纲】 题目一:答案虽快捷,问题不停息 1.秉持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技术赋能的答案之后,是对新问题的追问与探索。 2.问题与答案,犹如同心圆。如涟漪般无限延展,抵达无尽的远方。 3.问题不会少,破解最重要。物物而不物于物,在不断答疑中提升。 题目二:答案唾手可得时,问题需自参求印 1.当今世界殊,赞,科技发展带来诸多便利,让答案无需苦向西天觅。 2.精斧劈鸿蒙,叹,新时代新问题,以大格局破问题。 3.天青云破处,行,明辨答案之所需,破局问题之根本。 题目三:智涌答案,问无疆界 1.在信息源源不断、五花八门的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被动接受,往往容易形成思维的惰性,渐渐失去了主动发问、主动求解的能力。 2.难道在信息时代里,我们真的不需要发问了?答案是否定的。 3.我们的问题,如星辰般璀璨,指引着探索的航向;我们的答案,如砺石般坚韧,磨砺着思考的锋芒;我们的问题,如明灯般照亮,引领着创新的脚步…… 【下水文】 从问号到惊叹号 徐建华 正如《南方周末》所说,人们指尖在屏幕间滑动的距离,比双脚走过的路程还远。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内事不决问百度,外事不决问谷歌,万事万物皆可问AI……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时代,问题越来越少。(开篇“点击”材料,引用时评金句,罗列现象,概述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 果真如此吗?人工智能,始终是机器、钢铁和元件,而智慧、思想、情怀,来自于生命与人生,成于体验、学习、思考、创造。小小芯片,存储了海量信息,人工智能能够回答的问题,多为前人已有的知识,多为常识,不啻于“巨大的硬盘”(王开岭语)和海量信息的图书馆,无法获取新知,与思考、探索、发现无缘。(紧承上文现象、话题,深入剖析,揭示人工智能的实质。) 可怕的不是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很难想象,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问题越来越少,甚至没有问题,该是怎样可怕的光景?“ChatGPT取代的是马还是马车夫?算法会控制你还是解放你?”身处人工智能时代,对这一时代之问,我们在乐观以待的同时,也应秉烛忧思。倘若孩子们不再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再有异想天开的甚至脑洞大开的问题,想象力、创造力就会逐渐泯灭。倘若人们不再有“彼苍者天,曷其有极”的天问式浩叹,怎会有今日大国重器的追星逐月?(围绕“问题越来越少”这一话题,在引发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假设论证,论述质疑问难的重要性。) 因此,生活中、学习中,我们当庆幸无尽、无数的问题缠绕、困扰你。疼痛的地方,会结痂成最硬的鳞;同理,问题使你在愤悱之中,寂然凝虑,沉潜思考,求知日新,博学多才。人类社会发展亦然:正是因为对“觅渡,觅渡,渡何处?”的历史之问,才有南湖烟雨中的小船,井冈山的星火,和春天里的故事;正是因为对“泱泱华夏,何以中华?”的追问,才有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而这些,都是互联网、人工智能无法回答的。只有用如炬的目光、思考的大脑、前行的脚步,才能回答。大道至简,人类前行的历程,就是从问号到惊叹号的过程。无数问题,寄寓着憧憬,承载着梦想,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启迪召唤着人们格物致知,穷原竟理,求索前行,将一个个问号变成一个个圆满的句号,乃至惊叹号。(从个人发展到人类历史两个层面入手,正面立论,渐次深入,论述发问的重大意义。)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就没有求知欲,学习力、思考力就会降维、钝化、乃至丧失。 一个人认知圈的半径越大,圈外则有更为浩瀚的未知世界。因此,乐学善思者,对问题当好之乐之。在不断发问、审问中,在“以中有足乐者”的思考中,精进自我。(联系现实,揆诸当下,指出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更应学会发问、审问。)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尤须永葆有可贵的好奇心,以问题驱动思考,才能佩戴“人”的勋章和尊严,不被物化。一个民族、国家,只有善于思考,在解决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中,探索前行,才能行稳致远!(引用金句,重申观点,总结并收束全文。) 文章总评 本文标题以标点符号为喻,寓道理于形象之中,不仅富含理趣,而且令人耳目一新,以妙语解颐。同时,标题也堪为文章文眼,文章主要内容即论述如何通过发问,进而学习思考,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前行。文章摈弃常见的模板化、套路化的分论点式结构,以缜密思维和严谨逻辑,大体运用起承转合思路行文,渐次深入,其进愈深,而其见愈奇。尤其是从“大道至简,人类前行的历程,就是从问号到惊叹号的过程”“正是因为对‘泱泱华夏,何以中华?’的追问,才有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等文句,神驰古今,堪为大情大理,历史洞见,令人服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教育部考试院: 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例如,正是“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也召唤着人类的好奇心。再如,抵达,意味着不能停留在空想层面,而要有探索的本领和实际行动。又如,抵达之境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意味着探索永不停歇。阅读材料中蕴含的信息与“抵达未知之境”这一中心语共同形成开放多元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进行个性化写作。 褚树荣(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新课标II卷的价值导向与新课标I卷相同,但写作要求和作文类型不一样。“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嫦娥四号”“天问一号”只是个由头,“太空之旅”只是一个比喻。这是属于隐喻式的材料作文,“太空之旅”实际上隐喻人类的认知探索之旅。个体的生命进程和人类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的探索之旅。这个题目可以从太空之旅写到科学探索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等。这类题目要引申发挥、连类而及地写,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 新课标II卷的关键句是“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联系材料,这句话起码可以引起我们诸多思考:人类有探索未知的欲望,欲望产生行动,行动促进科技;有了科技的加持,人类得以增长智慧;而智慧赋能科技又促使我们抵达更为广大的未知之境。未知变成已知,已知产生新的未知,人类的生命之旅就是生生不息的探索之旅。赫胥黎说过:“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立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可见,对于未知之境的探索,是我们人类的宿命。这是这个题目的命意所在。 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蕴含着无知与已知、欲望与好奇、科技与探索、职责与使命等观念。可以普遍联系的眼光,分析这些观念之间的关系。 【参考立意】 (1)不设限,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 (2)“人”:一撇是向前,一捺是坚持。 (3)不断乘风破浪,驶向星辰大海。 (4)敢于向未知进军。 (5)浩瀚苍穹无垠,探索永不止步。 (6)诗和远方亦是未知之境。 【作文提纲】 题目一:生逢盛世戢鳞翼,探索未知踏歌行 1.回首往事,是他们用探索未知之境的求索告诉我——“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2.慎思今朝,是他们用探索未知之境的境界告诉我——“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3.展望未来,我会用探索未知之境的担当告诉他们——“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题目二:抵达未知之境,奔赴灿烂之野 1.“未知之境”,可否抵达?虽然“有限”,“已知”作参考,能找准方向! 2.“未知之境”,如何抵达?不惧“未知”,不入“歧途”,请踏实前行。 3.“未知之境”,定能抵达!再创“无限”,携手奔赴“旷野”,见四方灿烂! 题目三:未来虽不可知,探索之树常青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说这是人生第一境界,而我说生而为人,要奔赴远方,就注定孤单。 2.渺渺蜉蝣天地间,众生渺小而平等,都是人生游戏的“新手玩家”。不必对未知诚惶诚恐,生活的盲盒正因未来的不可知,而趣味翻倍。 3.探索未知,少了创新意识,便少了一条前进的道路。“千江有水千江月”,守护自己的月亮,不臣服于现实,你我皆可在自己的领域崭露头角。 【下水文】 梦向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 方超 中国人仰望天空,不断探索,终于有“C919”大飞机翱翔天际;中国人向往大海,不断探索,因此有“蛟龙”探海;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渴望窥探月球火星的奥秘,不断探索,终于有了“玉兔”探月,“祝融”探火。“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每一次对星辰大海的凝望,都能激起我们探索的渴望。(开头引述并拓展材料,引出探索的话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科技的每一次突破,我们探索旅程的每一次延伸,都代表着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渴求。正所谓,梦向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分析话题,并得出文章观点。) 探索是对未知的渴望,是对自我认知边界的不断突破。(分论点一,从“是什么”的角度解释探索未知的内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一次脚踏实地的探索,都让人类的文明到达新高度。人们曾经坚信“地心说”,也因此而戕害“日心说”的宣扬者,但在观测数据和科学精神的不断完善中,日心说被接受,人类科学也进入一个新境界。达尔文到处考察,收集标本,整理数据,到达生物起源研究的新境地,用“生物进化论”思想启蒙一个时代。袁隆平没有被遗传学权威禁锢思想,而是另辟蹊径,不断钻研探索,用雄性不育系到达水稻研究新境界,实现粮食产量不断突破,为亿万人带来温饱。(论证分论点一,有引用,有举例,能够紧扣论题,论证有力。) 思想学说的探索突破,让我们摆脱了愚昧,物质科技的探索突破,让人类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如今“旅行者号”已带着人类的疑问飞出太阳系,杂交水稻产量也在不断突破……每一次探索,都会让身处已知境的我们步履更加坚定。(分论点一小结,进一步解释探索的意义,同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探索未知境,需要一颗保持好奇的心,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创新突破。(分论点二,从怎么做的角度分析如何能探索未知境。) 王安石曾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谓险远就是未知之境,所谓“志”就是一颗好奇探索的心。“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王安石就在探索心的驱使下,探索变法强国富民之道。加来道雄思考着“金鱼的宇宙”,设计粒子加速器,烧坏了家中电闸,好奇心帮助他在物理世界中耕耘收获。屠呦呦从古籍探索治疗疟疾的药物,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探索,控制温度,不断革新,终于提炼出青蒿素,护佑人类健康。(论证分论点二,能够紧扣论点,而且论据充分。) 持有好奇心,才能让你不囿于一方天地,而以更广阔视野探索未知。探索未知境,艰险永相随,但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未知境”的不断突破。(分论点二小结,阐释好奇心对探索心的重要意义。)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永远渴望星辰大海,探索脚步永无止境,人类文明才从石器到了铁器,进而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一直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人工智能远非终点,人类终将在一次次探索中实现美好时代。(进一步阐释保持探索精神的重要意义。)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抵达一个未至之境,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梦向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号召激励,照应题目。) 文章总评 本文有三大亮点。一是紧扣材料关键词,既有关键词内涵的阐释,又有针对性策略的指导。尤其在论证过程中,能够围绕中心具体分析。二是有相当数量的材料源于课本,但有自己的深刻解读与剖析。这也为苦于没有素材可用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备考思路。三是结构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每个分论点独立提出,然后进行具体分析,再小结分论点,最后总结;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同时,能够将所学的古诗文贯穿行文中,既增强了说服力,还增加了文化底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教育部考试院: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人格逐渐定型的时期,拥有活力、朝气、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阅历不广,心态容易波动,认识和理解世界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处理好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一时的情绪,更关系到心理健康状态。试题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以“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的诚挚态度,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坦诚交流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树立理性的成长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探讨的“相处”“交流”“相遇”是青少年成长中都要面对的问题。试题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汪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全国甲卷的这个材料非常明确,指向的主题就是“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考生最终的联想和思考落脚点应该都是为坦诚交流鼓与呼,坦率来说,可以发挥的空间不大,无外乎讲讲如何坦诚,批评或者反思一下不表达导致的负面结果,再申述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相遇。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上来讲,这么小的写作空间可能难以区分考生表达能力上的梯度,但从记叙文的角度上来讲,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感悟写一个叙事散文类的文章,从故事与感悟的角度来给这则材料一个活泼新鲜的开掘。全国甲卷的要求中“明确文体”是一个好的导向,我们无论写什么,都有一定的规矩要求,这样才能形成作者和读者良好的合作,才能使得交流向着一个共同的地方去。如果我们把高考作文题看做命题人和考生之间的一次交流合作,考生的反馈其实不仅仅是被动的应答与申述,还有对命题人的启发与反拨,而阅卷人则应充当一个促进交流的中间人。 【参考立意】 (1)坦诚交流: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石。 (2)避免冲突不是目的,真诚相待方能共鸣。 (3)沟通的艺术:在尊重中寻求共识。 (4)内心的桥梁:如何跨越隔阂,实现心灵的相遇? (5)通过坦诚交流,维持深度人际关系。 (6)真诚的力量:在自我表达中成长。 【作文提纲】 题目一:用坦诚打开心结,以交流赢得信任 分论点1:坦诚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打开心结,迎接阳光。 分论点2:坦诚交流能够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主动沟通,成就你我。 分论点3:坦诚交流不仅是人与人相处的最佳方式,更是国家之间的和平鸽。 题目二:直言不讳,坦诚交流的勇气 分论点1:直言不讳是坦诚交流的重要表现,它让我们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承担责任。 分论点2:在直言不讳的过程中,我们学会自我反省,不断改进,实现个人成长。 分论点3:我们应该鼓励直言不讳的精神,让坦诚交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题目三:智慧之火在思想的碰撞中闪耀 分论点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话表达了事物的多样性和个人认知的复杂性。因此,尊重多元意见和视角是促进理性对话的重要因素。 分论点2:赫兹里特说:“谈话的艺术是听和被听的艺术。”只有通过坦诚交流,倾听他人,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观点和理念。 分论点3:纪伯伦曾说:“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这句话强调了争论的真正价值在于明确异中有同、同中有异,通过在异中寻求共同点,在同中容纳差异,以达成共识。 【下水文】 坦诚交流促相遇,和谐相处共命运 (标题即观点,体现主题关键词:“交流”“相遇”“相处”)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刘小忠 在人际交往的海洋中,我们时常面临一个难题:是坦诚交流以追求真正的相遇,还是避免冲突以维护表面的和谐?如今,人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正如约翰•多恩诗云:“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相处之中,难免多有顾虑。依己微见,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应坦诚交流,以谋求“天下大同”。(开门见山,明确立场,亮出观点。) 人与人之间,应坦诚交流,友善相处,以求得真正的相遇。(分论点一,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角度展开论证。) 鲁迅曾说:“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诚然,坦诚交流,可能会引发摩擦、碰撞。但若是选择虚伪,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终究“纸包不住火”,无疑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因此,“坦诚交流”便成了人与人相处之时的良方。 试想,若鲍叔因害怕举荐管仲招致祸端,而选择保持沉默,瞒下管仲之才,又何来桓公千古霸业,管仲风光,鲍叔美名?若子期因担忧意见不合导致冲突,而选择笑而不语,隐去心中所想,又何来“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美谈?如此可知:坦诚交流,让我们迎来心与心、人与人的真正相遇。(假设论证,结合经典素材进行,析理透彻。) 国与国之间,应真诚相待,和谐共处,以面对共同的命运。(分论点二,从国与国之间相处的角度展开论证。) 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并不总是和谐共处。从中国放眼望去,环顾世界:向东,日本一意孤行,核污水排海仍在继续;向西,美国态度强硬,议院批准的对台军售额逐年上涨;向南,南海诸岛因主权问题争执不休;向北,俄乌战争依旧不息。这东西南北,又可曾真正安宁? 在俄乌战争引发的世界大战危机、全球变暖、动植物快速灭绝、环境急剧恶化等因素的威胁下,人类迟早要迎接共同的命运——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世界战火纷飞、贫富差距巨大,在信息化的浪潮之下,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甚至在绝望中不甘死去?(举例论证,结合热点素材展开,切中肯綮。) 谁不希望看到国与国之间,真诚相待、和谐共处呢?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愿景,也是我辈青年为之奋斗的目标。(分论点三,联系现实,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证。) 习总书记曾不止一次地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世界这条诺亚方舟之上,没有谁能独自掌舵。我们所能做的,都只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坦诚交流促相遇,和谐相处共命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迎来更多真正的相遇和更加美好的人生。(呼应开头,归结全文,展示美好愿景。) 文章总评 本文标题切合材料,直接表明立场观点。开头引用诗句,从阐释“相处之道”入手,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与人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都应坦诚交流,以谋求‘天下大同’”。主体部分一分为三,逐层展开论证。所有论述均围绕“人际交往与国之交流”这一特定情境展开,考生视野开阔,格局高蹈,认识深刻,使得文章气度从容不迫,节奏不疾不徐,文字流畅优雅。考生以名言开头,以愿景结尾,所选事例和名言警句一一对应分论点。有了前文的蓄力,最后一段结合时代的阐释自然恰切,对“命运与共”与“美好相遇”的强调更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