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博智教育官网
菏泽博智教育 菏泽博智教育 菏泽博智教育
首页> 最新资讯

初中历史:“近现代化探索”知识梳理,重要的都在这了!

发布时间:2023-05-27

近现代化探索


 线索一

经济工业化

背景
(1)国内:①政治: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②经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入
(2)国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探索历程
(1)地主阶级:进行洋务运动,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经济昙花一现,但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资产阶级: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②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民族资产阶级: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挽救民族危亡
(3)无产阶级:①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49年3月,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党的奋斗目标。②土地改革:1950—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③“一五计划”:1953—1957年实施,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④三大改造:1953—1956年,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⑤改革开放:对内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影响
(1)近代:促进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为近代政治民主化和思想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2)现代: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外关联:
(1)中外联系
★鸦片战争后,西方新思想、新技术等传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宣布实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苏联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实施“一五计划”
(2)世界历史上工业化事件
英国:18世纪60年代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瓦特改进蒸汽机,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极大提高了生产力,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美国:19世纪后期起学习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美国内战废除奴隶制,促进了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如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等,福特汽车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德国:19世纪后期起进行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如本茨发明汽车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开始工业化进程
苏联: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线索二

政治民主化

探索历程
(1)资产阶级维新派: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变法维新运动,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探索
(2)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
(3)中国共产党: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了抗日根据地。②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③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特点
近代政治制度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政治民主化探索不断深化
影响
(1)近代:促进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增强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2)现代: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

 线索三

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

探索标志性事件
(1)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
(2)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①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②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③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特点
具有阶段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思想来源上,由以欧美为师到以俄为师再到走自己的路;内容上,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出反侵略、爱国性质
影响
(1)对近代社会: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解放;人民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平等等民主权利;促进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现代社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

 线索四

城市近现代化

(一)近代城市发展
主要原因
近代列强侵略促使我国开放通商口岸、开辟租界;洋务运动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大量人口进入城市
发展史实
(1)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开放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此后清政府又被迫开放了一批通商口岸。通商口岸的开辟,是近代城市化的开始
(2)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代表
(1)通商口岸:以上海、广州为代表的通商口岸,通过对外贸易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2)工业城市: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汉口、安庆等工业城市的发展;随民族工业发展而兴起的南通等
(3)矿冶城市:随着工业发展,对矿物资源的需求产生了一批城市,如开平、大冶、萍乡等
表现
(1)人口: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
(2)交通、通讯:出现电车、汽车、飞机、电报等新式交通、通讯工具
(3)生活方式: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等成为时尚
特点
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伴随着官僚资本的发展历程;因工而兴、因商而兴、因路而兴、因港而兴;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
(二)现代城市发展
原因
(1)20世纪50年代,实行“一五计划”,主要发展重工业,涌现了一批新型工业城市
(2)改革开放以来,对城市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现代化城市
发展史实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五计划”时期,出现了一批新兴工矿业城市,如沈阳、长春等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重点很快转向城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1980年,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4)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使城市经济实力增强
(5)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逐步形成
(6)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城市商业更加兴旺,市场更加繁荣

 线索五

中国近现代从被迫开放

到主动开放的历程

被迫开放
背景: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几次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开放;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历程:
(1)1842年《 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1858年《天津条约》中规定:增开牛庄、南京、汉口、九江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3)1860年《北京条约》中规定:增开天津为商埠。
(4)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
(1)消极: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穷落后。
(2)积极: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主动开放
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民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
(2)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
(3)世界经济、科技等加速发展
格局形成历程:
(1)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起步: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3)发展与扩大:①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②1985年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③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④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⑤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深化: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线索六

中国近现代外交

中国近代社交
1.屈辱外交:
清朝后期1840年-1901年(列强四次侵华战争)
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屈辱中抗争:
(1)北洋政府时期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中国爆发五四运动。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员国,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各国与人民有力支援了中国人民的抗战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苏联以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租借旅顺港等作为条件换取出兵对日作战
原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不独立;落后的社会制度;弱国无外交等
1945年10月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成为创始会员国之一,国际地位提高
原因: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现代外交轨迹
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苏联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周边国家:
(1)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1954 年4月至7月参加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为打开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世界
1955年,中国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大国关系:
(1)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全方位外交:
(1)建交国和参与国际组织众多: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举办多次国际盛会: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

 线索七

经济更新

井田制→ 土地自由买卖
概况: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影响: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统一货币、度量衡
概况:秦始皇废除六国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并统一度量衡制度,改变以往标准不一的状况
影响: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铸币权收归中央 , 盐铁官营
概况: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并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影响: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其他政策的推行奠定经济基础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概况:1950-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影响: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概况:1953-1956年底实行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
影响: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概况: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影响: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中外关联】
1.苏俄 (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概况: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自由贸易
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新经济政策 →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概况: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了苏联模式
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后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美国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概况: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速了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影响: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线索八

城市见证中国近现代历史

发展—重庆、武汉

重庆
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重庆为商埠【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1937年11月:开始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陪都
1945年8月-10月: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1992年:开辟为沿江开放城市
2017年:设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武汉
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汉口为通商口岸
洋务运动期间: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行洋务运动,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使辛亥革命达到高潮】
1926年: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8年6-10月: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1992年:开辟为沿江开放城市


联系菏泽博智

  • 1对1咨询:
  • 0530-5038112
  • 课程咨询:立即咨询
  • 咨询热线:
  • 0530-5020660
  • Copyright © 2017-2024 菏泽博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0203号    鲁公网安备37170202666046 技术支持:千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