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博智教育官网
菏泽博智教育 菏泽博智教育 菏泽博智教育
首页> 最新资讯

博智教育整理了高中语文选必修中册知识点汇总

发布时间:2024-08-16

第一单元



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一、文学常识
书 信
书信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借助文字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信息或办理事务的一种应用文体。古代称“书”,现代简称“信”。它有特定格式,通过一定的传递方式送到收信人手中。按其用途,可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一般书信多用于个人与个人之间;专用书信多用于公务,有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公开信等。
二、字音识记
(duò)性 (qián)诚 编(zuǎn) 米(niè) 障(ài) 枯(zào) 纯(cuì)
三、词语梳理
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多愁善感: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奴颜婢膝: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
精疲力竭: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
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2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文学常识
政论文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以社会现实中的政治问题为评述、论证对象的议论文。它包括从政治的角度评述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重要问题的各种议论文,也包括以说理为主的政治性评论文章。
其特点是有强烈的政治性、明确的针对性、强烈的战斗性、说理的概括性、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准确性。
二、词语梳理
钦差大臣:皇帝亲自委派并代表皇帝到各地办理重大事项的大官。现多用以讽刺从上面派下去而对下面情况不了解又指手划脚、乱发议论的人。钦差:指由皇帝亲自派遣的人。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
谆谆告诫:诚恳地再三劝告。
不可等闲视之:不应该小看它。等闲:平常。
闭塞眼睛捉麻雀:塞:堵。比喻盲目行事,没有明确的目标。
臆造:凭主观的想法编造。臆:无根据的,主观的。
故纸堆:文中指数量很多而且十分陈旧的书籍、资料等。故:原来的,旧的。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准确。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名不符实。
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
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律己:用某种标准来约束自己。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字音识记

论(yú) 制(páo) 胡(zhōu) 永(bǎo) 开(pì) 锁(jiā) 无之谈(jī)

词语梳理

肃清:清除;消灭干净。

按语: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语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此岸性: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自吹自擂:比喻自我吹嘘。

拨乱反正: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4修辞立其诚

一、文学常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它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于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特点: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平易性、专业性、实践性。

二、字音识记

益(sǔn) 尊(chóng) 顺风转(duò)

三、字词梳理

哗众取宠: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错综纷繁:指头绪纷繁,变化多端。


怜悯是人的天性

一、文学常识

启蒙主义文学

启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启蒙运动的重要工具和思想武器。启蒙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宣扬启蒙思想,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强烈的战斗气息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他们在作品中直接宣扬自己的观点,干预生活,抨击社会中种种不平等现象,揭露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罪恶,描绘理性王国的理想世界,表达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二、字音识记

(ài) 汲(jí) 弃(bìng)

三、词语梳理

嗜血成性:意思是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无动于衷:指心里-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

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动荡不安: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的离开。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5人应当坚持正义

一、文学常识
对话体
对话体是以人物对话为基本结构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一种文体类型。在人物对话中叙述事件、展开情节、交代环境和刻画人物形象。对话的内容可以是对话人亲身经历的叙述和感受心理的自白,也可以是转述别人的生活见闻;可以是两人对话,也可以是一人自白或多人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的叙述和评价。
二、字音识记
吓(dòng) 监(jìn) 举(méi) 服(yīng) 遭(yāng)
三、词语梳理
1.近义词辨析
恫吓·恐吓
恫吓:威吓,吓唬。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相同点:都有“威胁、吓唬”的意思。
不同点:“恫吓”指用势力威胁,对象通常为个人、集团或国家,语义较重,适用范围较窄;“恐吓”指用言语手段威胁,只用于别人,不用于自己,适用范围宽。
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相同点:都含有“不必加以指摘”的意思。
不同点:①肯定程度不同。“无可非议”表示所说所做完全合乎情理,肯定程度高。“无可厚非”表示言行虽然有不足,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可以原谅,肯定程度要低一些。②评判立场不同。说“无可非议”,表示是非已经很明确。说“无可厚非”,表示说话人公正合理,实事求是。
2.词语积累
拳拳服膺:牢牢抓住胸口,比喻心悦诚服地铭记于心。
诚惶诚恐:形容十分小心谨慎、极为害怕不安的样子,偏重于害怕。
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





第二单元



6记念刘和珍君

一、文学常识

杂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活泼,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特征:(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二、字音识记

长歌哭(dàng) 薄(fěi) 落(liáo) 屋(lìn) 桀(aò) 身不恤(yǔn) 射(cuán)

三、词语梳理

1.近义词辨析

1)徘徊·徜徉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相同点:都有“慢慢走”的意思。

不同点:“徘徊”侧重于有心事而长时间来回走;“徜徉”侧重于安闲自在地步行。“徘徊”还有比喻义,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则无比喻义。

2)惊心动魄·触目惊心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相同点:都可形容使人十分震惊。

不同点:“惊心动魄”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可用,“触目惊心”仅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

3)目不忍视·不忍卒读

目不忍视: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适用对象是凄惨的景象。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适用对象是悲惨的文章。

2.语积累

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当作哭泣。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

痛定思痛:意为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


为了忘却的记念

、字音识记
衣(zī) 惴(zhuì) 译(qū) 穿(chuō) 锵(kēng) 荒(tuó) 脚(liào)
、词梳理
1.近义词辨析
隐约其辞·闪烁其词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清楚。
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相同点:都含有“含含糊糊”的意思。
不同点:“隐约其辞”强调的是不说清楚,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闪烁其词”强调的是知道缘由,但是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
2.词语积累
明珠投暗:比喻怀才不遇,或珍贵的物品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
情随事迁:迁,变动,改变。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急于事功: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含贬义。
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挈妇将雏:带着妻子,领着儿女。


7包身工

一、文学常识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纪实性、文学性三个基本特征。
二、字音识记
动(rú) 堂(lòng) 游(shuì) 簿子(bù) 米(xiān) 莴苣(wō jù) 地板(kāi) 粉(chá) 皮(gǔn) 骷髅(kū lóu) 住(zhèng)
三、词语梳理
弄堂:方言,胡同,小巷。
褴褛:衣服破烂。
游说:文中指四处活动,用谎言劝说别人。
蹒跚: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8荷花淀

一、文学常识

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孙犁为代表的当代小说流派,成员包括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该派作品大多以农村日常生活为题材,表现冀中农村水乡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作品格调清新,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语言明快,有诗化的特点,吐露出华北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具有感染力,有“诗体小说”之称。  

三、字音识记

(shǔn) (fú)水 (qiú)水 (juē)嘴 白洋(diàn) 午(shǎng) 样子(hèng) 摇(lǔ) 围(jiǎo)

三、词语梳理

拖尾巴:比喻拖累,加重别人负担,也说拖后腿。

打点:收拾,料理。

藕断丝连: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铜墙铁壁: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也比喻团结一致。


小二黑结婚(节选)

一、文学常识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当代小说流派。他们的作品基本取材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揭示时代的巨大变化。创作手法上讲究情节的连贯性和故事的完整性,常采用白描手法塑造形象。由于该派作家大多是山西人,因此语言运用上也以山西方言为主,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文学史上认为,现实主义是“山药蛋派”的本质特征和灵魂。主要作家有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等。

二、字音识记

星(hóu) 脚(duò) 逞本领(chěng) 手(pà) 边(xiāng)

三、词语梳理

面色如土:脸色跟土一样的颜色,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死去活来: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哀伤或疼痛。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装神弄鬼:装扮成鬼神(骗人);比喻故弄玄虚。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的奥秘,表示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党 费

一、字音识记
(yù)帖 (zhái)菜叶 (chǒu)空 (jiān)灭 (qiè)意 (zhàn)水
二、词语梳理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赤手空拳:赤手,空手。两手空空,比喻没有任何依靠。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图片
第三单元
图片

9屈原列传

一、通假字

1.其称文小而其极大   “指”同“旨”

2.屈平既   “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3.齐与楚亲   “从”同“纵”,合纵

4.厚币委事楚   “质”同“贽”,见面礼

5.乃令张仪去秦   “详”同“佯”,假装

6.皭然而不滓者也   “泥”同“涅”,染黑

二、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第二年,指楚怀王十八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骗人的假话;今:无理狡辩。

3.颜色憔悴   古:指人的容貌,脸上的神色;今:色彩。

4.形容枯槁   古:人的形体,容貌;今: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述。

5.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今:举止行动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6.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古:执政,掌权;今:凭感情、意气等行事。

三、一词多义

1.强志,明于治乱   名词,学识

无何,宰以卓异   动词,闻名

草野之无者   名词,名气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者彰   动词,听到

2.推此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名词,品行

博闻强,明于治乱   动词,记,记忆

洁,其行廉   名词,志趣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焉   名词,意愿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之   动词,作标志

3.王怒而屈平  动词,疏远

以金笼进上,细其能  动词,用奏章写

窗外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形容词,稀疏

四、词类活用

1.词作动词

然皆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词作动词,为祖,继承

2.词作动词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

3.形容词动词

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

道德之广崇   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4.词作名词

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作名词,说人坏话、封城谄媚的小人。

5.词作

惑于郑袖,欺于张仪   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其后楚以削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6.使动用法:行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使……直

7.为动用法:其志   动词为动用法,为……悲伤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离骚”者,犹离忧

虎狼之国。

2.被动句:信而疑,忠而谤。

天下笑。

方正之不也。

圣人不凝滞物。

3.宾语前置句莫不欲求忠以为,举贤以佐。

4.定语后置句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5.状语后置句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于)泽畔

于治乱,娴于辞令


10苏武传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主背亲   “畔”同“叛”,背叛

2.与毛并咽之   “旃”同“毡”,毛织的毡毯

3.与武去   “决”同“诀”,辞别、告别

4.空自苦人之地   “亡”同“无”

5.其背以出血   “蹈”同“搯”,叩击,拍打。一说当作“焰”,熏

6.前降及物故   “以”同“已”

二、古今异义

1.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栽培,提拔;今:事业上的成绩,完成。

2.欲因此时降武   古:趁这时;今:连词,因为这个,所以。

3.武等实在   古:确实活着;今:诚实,不虚假,的确,其实。

4.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古:指财物;今:供出售的物品。

5.卧起操持   古:拿着;今:料理;筹划。

6.太夫人已不幸   古: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不幸运,使人失望、伤心、痛苦的。

7.且陛下春秋高   古:指年龄;今:春季和秋季。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雪,武卧啮雪   名词作动词,下

乃得归   名词作动词,生子

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执、拄

孺卿从河东后土   名词作动词,祭祀

惠等哭,归营   名词作动词,用车载送

2.形容词作名词兄弟亲近   形容词作名词,亲近的人

3.动词作名词下沾衿   动词作名词,眼泪

4.名词作状语

见汉使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陵与卫律之罪,通于天   名词作状语,向上

5.使动用法:

欲因此时武  使动用法,使……投降

反欲两主   使动用法,使……争斗

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辱

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用法,使……回去

空以身草野   名词使动用法,使……肥美,滋养

何久自如此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

6.动用法:

单于其节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诚甘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覆武(于)其上。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匈奴以(之)为神。

使(之)牧羝。

2.判断句汉天子我丈人行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

3.被动句犯乃死。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4.宾语前置句

子卿尚复为乎?

以汝为见?

5.定语后置句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状语后置句为降虏于蛮夷


11过秦论

通假字

1.外连而斗诸侯/约从离   “衡 ”同“横”

2.孝公既/始皇既   “没”同“殁”,死亡

3.合缔交/约离衡/于是散约败   “从”同“纵”

4.威四海   “振”同“震”,震动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   “何”同“呵”,喝问

6.起阡陌之中   “倔”同“崛”,崛起

7.赢粮而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8.百余年矣   “有”同“又”

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

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

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爱人   古:爱护人民;今:丈夫或妻子。

4.秦人开关延敌

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5.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6.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一词多义

实词

1.据崤函之   名词,特指险要的地势

君臣守以窥周室   形容词,牢固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   名词,坚固的防御

2.内立法   名词,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长絜大   动词,比

3.遗策   动词,沿袭

利乘便   介词,趁着

河为池   介词,凭借,依据

4.蒙故业,因遗   名词,政策

振长而御宇内   名词,马鞭子

5.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动词,吝惜

宽厚而人   动词,爱护,尊重

6.行军用之道   名词,军队

收天下之   名词,兵器

7.秦无矢遗镞之费   动词,丢失,损失

逐北   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诸侯   使动用法,使……灭亡

8.追亡逐  名词,溃败的军队

乃使蒙恬筑长城而守藩篱   名词作状语,在北方

9.至始皇   介词,等到……时候

才能不中人   动词,比得上

虚词

1.会盟谋弱秦   连词,表目的,来

秦人拱手取西河之外   连词,表修饰

履至尊制六合   连词,表并列

秦有余力制其弊   连词,表承接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连词,表因果

2.十倍之地   介词,用

君臣固守窥周室   连词,表目的,来

然秦区区之地   介词,凭借

为关中之固   动词,认为

然后六合为家   介词,把……当作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秦论   名词作动词,指摘过失

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作动词,登上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用竹杖打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然陈涉枢之子   名词作动词,用破瓮做;用绳子系

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

2.形容词作名词

临不测之渊,以为   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势;坚固的防御

而重士   形容词作名词,贤者,贤能的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陶朱、猗顿之   形容词作名词,贤能;财富

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

4.动词作名词追亡逐   动词作名词,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

5.名词作状语

卷天下,举宇内,括四海   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

立法度/连衡而斗诸侯   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对内;对外

取汉中/西举巴蜀/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从   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6.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诸侯   使动用法,使……争斗

会盟而谋秦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削弱

约从衡   使动用法,使……离散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秦族矣   使动用法,使……灭亡

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黔首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昧

序八州而同列   使动用法,使……朝拜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之)(之)为金人十二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2.判断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

3.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

身死人手,天下笑者,何也?

4.宾语前置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崤函之固,自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定语后置句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句陈涉之位,非尊于齐中山之君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古今异义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人情事理,人员的升调任免事宜。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做,投身到,按某种办法处理。

二、一词多义

1.衰之理,虽曰天命   形容词,兴盛

请其矢,以锦囊   动词,装

其意气之,可谓壮哉   形容词,旺盛

方其也,举天下之豪杰   形容词,强盛

2.及其衰也,数十伶人之   动词,围困

智勇多于所溺   动词,困扰

3.以三矢赐庄宗而之曰   动词,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庙   动词,祭告

还矢先王,而以成功   动词,禀告

4.祸患常积于忽   形容词,微小的事

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形容词,悄悄地

从数骑出,行入古寺   动词,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斯人,吾谁与归   动词,如果没有

5.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一定

泣下沾襟,何衰也   语气词,表程度,多么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皆出于此乎?  语气词,大概,表揣测语气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者四应   形容词作动词,作乱

2.名词作状语负而驱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一夫呼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仓皇出   名词作状语,向东

3.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国,逸豫可以身   使动用法,使……兴;使……亡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吾仇

2.被动句而智勇多困所溺

3.状语后置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第四单元


12玩偶之家(节选)

一、文学常识

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有十几部,著名的有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现今也泛指反映社会现实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二、字音识记

梦(è) 啰唆(luō suo) 开(piē) 着脸(běng)雪(jiā) 撺掇(cuān duo)按(nà) (piǎo)一眼

三、字词梳理

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比喻故意做作。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震动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或用虚假动听的话骗人。

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

一、文学常识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18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文学运动。参加者大多是属于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因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它主张破坏旧制度,建设新制度;批评死气沉沉的封建文艺和虚伪的道德。它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天才;提出“自然”的概念,即政治上反对专制主义,艺术上提倡德国民族风格;强调感情的巨大作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文学上的成果以戏剧创作最突出,小说以《少年维特之烦恼》为代表,诗歌强调表现个人感受。代表人物有歌德、席勒、赫尔德等。
现实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席勒在著名的《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一文中,系统而明确地划分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偏重于直接反映现实的“素朴的诗”和偏重于表现由现实提升上去的理想的“感伤的诗”。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再现现实,而后者表现理想,前者重客观,而后者重主观,并肯定这两种创作倾向可以趋于统一。席勒首次在文学领域使用“现实主义”这名词。
象征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发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鲜明特征是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以含蓄代替直接抒情,以物言情,发掘物中蕴含的象征性意义和物与物之间隐秘的通感契合性,广泛运用象征、暗示、隐喻、自由联想、幻觉梦境来表现人的自我与自然和社会的多重意义的关系。象征主义擅于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丑恶、灰暗和恐怖事物的刻画表现现代人的忧郁、焦虑、空虚和颓废,以此来刺激麻木和沉溺的现代人的神经。
超现实主义文学
“超现实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之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重要流派。超现实主义文学诞生于1924年的法国,从1924年到20世纪60年代,扩展到欧美24个国家。这一流派有明确的政治、社会、文学理论以及一套实验性的艺术方法。作为一场广泛的文艺运动,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极为广泛,但单就文学领域而言,实际成就主要在诗歌领域。其作品追求奇特的艺术效果,充满出人意料的形象比喻,作品想象丰富新颖,但大多晦涩难懂,语言缺乏逻辑性、规范性。
二、字音识记
语(xù) 岩(qiào) 徘徊(pái huái) 唤(zhào) 桂(guān) 暴(nuè)鹪鹩(jiao liáo) 草(niè) 卧(yǎn) 翔(áo) 鹿(mí) 隙(xià) 取(jí) 黑(lí) 息(shùn) 开(zhàn)
三、词语梳理
暴虐:指凶恶残酷;凶恶残暴地对待。
喧腾:喧闹沸腾,形容声音杂乱。
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汲取:吸收;摄取。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四、词语辨析
徒然·惘然
“徒然”指白白地,不起作用;仅仅,只是。
“惘然”指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联系菏泽博智

  • 1对1咨询:
  • 0530-5038112
  • 课程咨询:立即咨询
  • 咨询热线:
  • 0530-5020660
  • Copyright © 2017-2024 菏泽博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20203号    鲁公网安备37170202666046 技术支持:千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