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已经落幕,高考作文题持续引发人们关注。2024年高考语文共有6套试卷。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的3道作文题。天津、上海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及1篇微写作。
人工智能、“嫦娥四号”“自定义”……今年的作文题涉及领域广泛,贴近当下实际。它们有何突出特点?意在考查什么?背后蕴含什么样的教育导向?”以下为专家和一线名师对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的评析:
题目: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读: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 本题选择“相处”“相遇”这样一个高中生的常见话题,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出发构建作文素材,希望借此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或真情实感。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是作文材料预设的一个前提,更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多数青少年为此迷茫过、困惑过。“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青少年在“学习与他人相处”过程中遇到的常见现象,“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成为封闭型人格形成的一个起点,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材料最后提出问题的正确解决之道——“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不回避矛盾与分歧,充分表达自己,坦诚交流,才能交到知心的朋友,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材料三层语境,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真正的相遇”是青少年成长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意味着你我之间,心无芥蒂,无话不谈,共同成长。 材料是一个观点的陈述,没有设限定性的情境任务,这给考生的写作留下了足够多的思考空间。考生可以围绕这个论题,针对三层语境,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及观察到的相应社会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考生可以针对整个材料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辩,可以将其中的前提、现象、答案作为立论的基础,也可以围绕其中的关键词语凝炼观点。而用“相处”与“真正的相遇”、“冲突”与“交流”、“坦诚交流”与“真正的相遇”等进行组合思辩,也可写出切合题意、思想深刻的好文章来。考生如果选择“相处”“相遇”“坦诚交流”等话题,切合作文材料内容,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出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汪锋(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仿佛是约好了似的,所有的高考作文题都回归到了一个模式,就是给一个简单的材料,然后让考生谈联想和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命题技术的探讨上有所放弃,可以这样做的一个前提应该是阅卷队伍水平的稳定与提高。 全国甲卷的这个材料非常明确,指向的主题就是“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考生最终的联想和思考落脚点应该都是为坦诚交流鼓与呼,坦率来说,可以发挥的空间不大,无外乎讲讲如何坦诚,批评或者反思一下不表达导致的负面结果,再申述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相遇。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上来讲,这么小的写作空间可能难以区分考生表达能力上的梯度,但从记叙文的角度上来讲,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感悟写一个叙事散文类的文章,从故事与感悟的角度来给这则材料一个活泼新鲜的开掘。 全国甲卷的要求中“明确文体”是一个好的导向,我们无论写什么,都有一定的规矩要求,这样才能形成作者和读者良好的合作,才能使得交流向着一个共同的地方去。如果我们把高考作文题看做命题人和考生之间的一次交流合作,考生的反馈其实不仅仅是被动的应答与申述,还有对命题人的启发与反拨,而阅卷人则应充当一个促进交流的中间人。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读: 于晓冰(北师大实验中学): 题目涉及对“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思考。比如:个体的问题和全体的问题,当下的问题和永恒的问题,可以立刻得出答案的问题和不一定有答案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和没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是要学会与问题和平共处、带着问题前进,还是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这一系列关于问题的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功夫在诗外”,考生在平时打好根基,考场上才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马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新课标Ⅰ卷题目值得肯定,有以下几个亮点: 公平性——好的作文题一定是放低“门槛”,尽可能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理解材料寓意和写作要求,立意上不出严重偏差,都能有话可说。 思辨性——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的问题是否越来越少”是能引发深度思考的问题,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有较高要求,对日常语文教学也是很及时的提醒和引导。 引领性——随着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的深度应用,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更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应对。这次命题则切实起到了社会导向作用。 夏光武(厦门大学中文系): 题目的切入点不仅要着眼于互联网普及带来了便利性,也刷新了人们的认知、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便利性固然是互联网的绝对优势,不过互联网也携带着以前人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的新问题。可以从科技的两面特质切入。我们无法认定问题会不会减少,但是也无法保证问题会不会增加,我们只能推测在互联网的协助下,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绝对会方便许多。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读: 夏光武(厦门大学中文系): 这一题目揭示了人类的渺小以及科学发展下民族文化与科学之间的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限的认知被逐步地扩大,以往在古人神话思维模式下的传说与故事在科学研究下,褪去了神秘性。我们可以去思考,如何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保持着我们中国人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欣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褚树荣(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 新课标II卷的价值导向与新课标I卷相同,但写作要求和作文类型不一样。“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嫦娥四号”“天问一号”,只是个由头,“太空之旅”只是一个比喻。这是属于隐喻式的材料作文,“太空之旅”实际上隐喻人类的认知探索之旅。个体的生命进程和人类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的探索之旅。这个题目可以从太空之旅写到科学探索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等。这类题目要引申发挥、连类而及地写,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 题目: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解读: 陈金华(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 2024年高考北京卷大作文题目一要求写议论文虽延续了“材料+命题或话题”形式,但文题将写作的背景“情境”拉长到了“几千年来”的时间甚至空间里,引导考生要将视野格局全“打开”,要从“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等不同事物,甚至是省略号里未明示和列举的事物着眼,思考这些事物经过长久的时间,不但没有衰败、陈旧,反而更新、更好的事实和现象,以及其背后的情理、事理或哲理,非常具有冲击力。要写好这道题,考生需要从点到线、由线连成面地思考“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这一在生活中常见,但又非常价值和意义的道理,很有写作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 从材料和给定的题目看,议论文的写作命题仍然是紧扣时代脉搏的,考生需要围绕“历久弥新”这一给定的题目或话题,理性思考经典、思想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等事物与时间以及相关因素的关系,很有思辨色彩。写作题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一是立意开放。每位考生的立场、观点都是不同的、开放的,但只要是基于材料和题目内涵来立意,都是可行的;二是思维开放。不同的立场产生不一样的立意,自然会体现在每位考生将“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等不同事物与现实生活联系后的不同思考,呈现出不同的思维路径与论述过程,这必将带来不一样的思维与写作成果。 2024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二是记叙文写作,该文题同样延续了北京卷高考写作记叙文近几年一贯的“材料+命题或话题”形式,较为稳定且贴近高三教学备考,体现了学、教、考的一致性。 从试题的命题材料看,从个人成长、人际交往和科技创新等不同方面,扣住“打开”这一关键词,突出“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等,给予了考生充分的写作提示,然后围绕“打开”的作用和价值等方面,强调打开可以“发现新的自己”,可以“带来新的气象”。作为北京卷特有的高考记叙文写作,文题在引导考生在关注不同领域的“打开”后,聚焦故事叙述过程中的价值思考,突出写作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指引,入题浅易而又有深度,有很宽广的写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文题虽然开放性较强,也贴近生活,但要写得深刻,写出新意,所讲的故事能吸引人,就要特别关注“打开”一语隐含的关系,在记叙中要注意根据材料中提示的领域和方面,围绕“打开”构建好相应关系,比如谁“打开”,“打开”的对象是什么;比如与“打开”的对应“封闭”在写作中如何体现,二者关系在叙述中如何处理;“打开”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等等。同时,还要围绕“打开”将故事讲“好”,讲“好”的故事,如果文章写人为主,要注意突出人物特点或内在的成长变化,如果文章是写事为主,要突出故事中的情理或事理,故事有起伏,叙述有波澜,体现文题暗含的价值导向。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读: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该命题引导考生将个人与家国紧密相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题目从人所熟知共感的现象出发,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被定义”与“自定义”的作用、意义和关系。考生可以从前者入手,思索在纷繁的“被定义”中如何运用清醒的头脑与明辨的眼光,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也可以从后者入手,发现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的美善,走好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方式前进;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探究其间的辩证关系,在“被定义”与“自定义”的良性互动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该题设题角度多元,立意层级丰富,有利于考生联系现实生活、发挥写作潜能、展现思维品质、抒写情感态度,延续了天津卷命题“小我”与“大我”兼容、情感和思辨并举的优良传统,思深意远,鼓舞人心。一位高三语文教师认为,今年作文题材料中的“被定义”与“自定义”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其主体都是自己,应当立足自我,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和借鉴“被定义”,如何做好和展现“自定义”,提升自己,笃定前行。 何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定义是对事物概念的明确,被定义是外界对于我们自身行为与价值的确定,体现人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自定义是我们对自身行为与价值的确定,体现我们的自我认知与三观。不管是被定义还是自定义,都离不开“我是谁”“我为何而行为”的思考。本题对于考生的自我认知与人生观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有哲理性,也有现实意义。 题目:写作。(70分)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解读: 王召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认可度”这道题目中规中矩,难度不大,有一定思辩性。考生要注意展开对认可度的辩证分析,认可度偏于主观,评判事物的标准还有相应的客观标准。因此,认可度并非评判事物高下的唯一标准,只代表人们的主观满意程度。考生可以先就认可度展开意义分析,谈谈认可度对于评判事物价值的合理性,再辩证分析其不足之处即可。因此这道题目相当于是一道话题作文,考生立论的角度比较多,不大容易偏题。 何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对于“认可度”,先要评价一下“谁来认可”“认可什么”。社会可以认可,自我也可以认可。对于社会的认可体现出我对社会或他人关系的思考,对于自我的认可体现出我对自身的认知。认可什么,则是评价标准,是否认同某个评价标准,则体现人的价值观。 同时本题还有一个“认可度”的“度”,又体现出命题人对于“认知要适度,评价要适量”这一思想的关注。“有人认可”是一回事,“认可度高”又是另一回事,我们对于人与事的评价,恐怕也需要从这两方面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