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题模板
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在社会基本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不断演进,形成人类社会的历史。关于社会形态的演进顺序,人们依次概括出社会形态滨进的“五形态”说,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1)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 一种社会形态,充竞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如果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进步:如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倒退。
(2)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展味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3.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后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发生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虽然资产阶级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但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剥削的关系。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资本主义社会始终。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越尖锐。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从空想到科学)
(1)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莫定了理论基石,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 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 "新”的体现)
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特点(“新”的体现):
(1)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2)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英好前景和现实進路。
7.运用所学知识分时期佐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教中国”?
(1)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高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交革。(社会生产力有了 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莫定了基础。)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8.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变了四个面貌)
(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吃立于世界的东方。
(3)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路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退步没有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启示)
9.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道路自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理论自信)
(4)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制度优势是一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制度自信)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7)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攻得的一切显著优势都证明了要必须坚定四个自信。
10.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类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国际地位没有变。
(3)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11.如何理解中国梦?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触为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中国梦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
12.如何实现中国梦?
(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人民是主体。
(2)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要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各阶段从2020到 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文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党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5)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路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段中放飞青乔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受伟大租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氏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恒炼品德修为。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答题模板
第一课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1.为什么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答题要素】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国有企业的作用
【答题模板】
(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促进生产及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3)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材料
(4)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材料
2.怎样壮大国有经济?
【答题要素】增强国有经济五种能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答题模板】
(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2)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3)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措施
【答题要素】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答题模板】
(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2)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4.国有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答题要素】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对国有经济的作用+对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意义
【答题模板】
(1)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答题要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答题模板】
(1)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6.怎样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答题要素】市场环境+国家层面+企业自身
【答题模板】
(1)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2)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7.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答题要素】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公有制为主体的作用
【答题模板】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3)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体现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决定采取按劳分配制度,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8.怎样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
【答题要素】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答题模板】
(1)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①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②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科技、国际、安全等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③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股份制改革。
(2)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①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②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9.党中央为什么既要重视国有企业,又要支持和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谈谈对“民营经济应当退场了”这一观点的看法。
谈谈你对“国民共进”的理解。
【答题要素】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答题模板】
(1)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促进生产及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3)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材料
(4)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材料
(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的部分作用+材料。
(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大战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企业如何经营成功?
【答题要素】经营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信誉和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现代的企业制度
【答题模板】
(1)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综合运用价格、质量、服务和品牌效应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正当竞争,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结合材料拓展(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和推广;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正确认识市场调节
【答题要素】市场调节机制+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调节的缺点+市场体制和体系
【答题模板】
(1)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主要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引导和调节资源配置。
(2)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3)市场竞争引导资源流向效益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4)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等。
(51)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2.分析整顿市场乱象的原因
【答题要素】市场调节的缺陷+政府经济职能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宏观调控的目标
【答题模板】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
(2)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3)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4)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政府如何整顿市场乱象
【答题要素】市场规则+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
【答题模板】
(1)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2)履行好经济职能,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4.说明材料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谈谈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如何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只能单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答题要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
【答题模板】
(1)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调节的优点(1.合理配置资源。2.有效利用资源)如果更强调局限性或者政府宏观调控,可以不进行调节优点的扩展。如果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可以分为三点。
(2)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如果强调局限性,可以分为三条作答,材料也可能只体现了其中一点)
(3)政府要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建立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措施。(材料单独考察或者更重视政府,要将措施分条作答,如果强调市场,可以说简政放权)
(4)总结,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5)企业:诚信经营,既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等。
(6)创业者、经营者个人。遵守法律法规,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5.建立现代市场体系
【答题要素】现代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征信体系+市场化退出机制+市场价格的机制+政府宏观调控
【答题模板】
(1)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2)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3)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4)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5)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6)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共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措施
【答题要素】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征信体系+共同富裕+科学的宏观调控
【答题模板】
(1)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7.政府怎样履行经济职能
【答题要素】发展战略+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
【答题模板】
(1)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4)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6)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1.运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知识分析材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
【答题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要求+意义
【答题模板】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及要求
【答题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要求+意义
【答题模板】
(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4)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分析材料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及其解决的主要问题
【答题要素】新发展理念的内容+其解决的主要问题
【答题模板】
(1)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4)开放发展理念。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4.设问模式:如何推动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答题要素】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市场体系+绿色发展体系+经济体制+综述
【答题模板】
(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4)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5)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6)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7)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8)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5.分析如何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题要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大发展新理念+现代化市场体系+经济体制+宏观调控
【答题模板】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
(3)建设创新引领,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体经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两点)a.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4)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单独作为答题点)。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5)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6)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